BBIN

案例中心

2017年NBA选秀中有哪些关键球员被低估但最终大放异彩

2025-07-27 14:19:53

2017年NBA选秀曾被外界视为整体潜力平庸的一届,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多名选秀顺位靠后的球员凭借努力和机遇崛起,打破了最初的预期。本文将从选秀预期与实际表现的落差、球员技术特点的再发现、团队体系适配的关键作用以及心理素质的突破性影响四个角度,深入分析这一届被低估却最终闪耀的球员群体。这些球员的成长轨迹不仅重塑了选秀评价体系,也为联盟未来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。

选秀顺位的隐藏价值

2017年选秀大会上,多位后期成长为全明星的球员并未获得高顺位青睐。多诺万米切尔在首轮第13顺位才被爵士选中,当时球探报告质疑其身高与进攻选择。而巴姆阿德巴约更是在第14顺位才被热火摘得,选前预测普遍认为其技术粗糙难以适应NBA强度。即便是现役顶级控卫达龙福克斯,以第5顺位加盟国王时也曾被诟病投射不稳定。

球探评估的固有偏见在此次选秀中暴露无遗。米切尔大学时期场均仅7分的数据误导了部分球队,却忽略了他惊人的学习能力与运动天赋。阿德巴约在内线新秀中并不突出,但热火看到了他罕见的防守机动性。这些被忽视的特质最终成为他们在联盟立足的核心竞争力。

低顺位带来的压力转化为前进动力。库兹马作为首轮末段新秀,通过疯狂加练三分投射在湖人站稳脚跟。德里克怀特从第29顺位到马刺主力后卫的蜕变,证明选秀顺位仅是职业生涯的起点而非终点。

技术特点的再发现

米切尔的爆发式成长源于爵士对其持球能力的二次开发。大学时期担任无球角色的他,被斯奈德教练改造为核心持球手,新秀赛季便交出20+得分表现。其强壮体格创造的突破空间,完全颠覆了球探对其体型不足的预判。

阿德巴约的技术转型更具革命性。热火队针对其协调性优势,将其培养成能从三分线发动进攻的中锋。2020年总决赛,他场均16+10+5的数据刷新了人们对现代内线的认知。这种技术重塑打破了传统五号位的战术定位。

宝盈集团

2017年NBA选秀中有哪些关键球员被低估但最终大放异彩

约什哈特作为次轮第30顺位新秀,凭借被低估的篮板嗅觉实现逆袭。其6尺5身高却屡屡抢下关键进攻篮板,这种非常规技能在联盟小球风潮中展现独特价值。技术盲点的重新解读,成为低顺位球员突围的重要路径。

团队体系的成功适配

爵士围绕米切尔打造的挡拆体系完美释放其得分潜能。球队配置优质掩护者戈贝尔,创造出联盟顶级的持球进攻环境。这种针对性建队思路,使米切尔首个赛季的真实命中率就达到54.7%,远超选秀预期。

热火文化对阿德巴约的塑造堪称典范。帕特莱利将韦德的职业态度注入其训练体系,通过严苛的力量训练提升对抗能力。球队还专门开发其策应能力,使其助攻数从新秀赛季1.5次跃升至第五赛季的5.4次。

国王队给予福克斯无限开火权进行试错,这种宽容的培养方式在控卫成长中至关重要。经过三年锤炼,其三分命中率从31%提升至37%,完成从突破手到全能后卫的质变。正确的球队定位成为天赋兑现的催化剂。

心理素质助力逆袭

米切尔新秀赛季便展现出巨星心理素质。2018年季后赛首战对抗雷霆三巨头砍下27分,系列赛场均28.5分的表现彻底打破质疑。这种大场面属性往往难以通过体测数据预测,却成为区分球星与普通球员的关键。

阿德巴约在2020年封闭园区中的蜕变令人惊叹。面对高强度防守仍保持63%命中率,总决赛G6带伤作战砍下25+10+5,展现出超越年龄的心理韧性。这种逆境中的成长速度,远超球探报告的动态评估。

德里克怀特在马刺体系下的耐心打磨同样值得称道。从发展联盟到首发控卫,其严谨的职业态度贯穿始终。面对交易流言仍保持场均15+5的稳定输出,心理成熟度成为次轮秀立足联盟的重要资本。

总结:

2017届新秀的集体逆袭揭示了现代篮球人才评估的深刻变革。球探报告无法量化的心理韧性、球队培养体系的可塑性以及技术转型的可能性,正在重塑选秀价值判断标准。米切尔、阿德巴约等球员的成功证明,顺位差异未必反映真实潜力,关键在于后续发展环境的营造。

这些低顺位奇迹对联盟未来的选秀策略具有启示意义。球队开始重视心理测评与成长曲线的评估,而非过度依赖静态天赋数据。随着球员发展科学化程度提升,选秀大会或将迎来更多被低估者的逆袭故事,这正是竞技体育最动人的魅力所在。